实例
下面的简单示例程序演示了算术运算符。复制并粘贴下面的 Java 程序并保存为 Test.java 文件,然后编译并运行这个程序:
实例
public class Test {#创建test
public static静止的 void空白的main(String[] args) {
int a = 10;
int b = 20;
int c = 25;
int d = 25;
System.out.println(“a + b = ” + (a + b) );
System.out.println(“a – b = ” + (a – b) );
System.out.println(“a * b = ” + (a * b) );
System.out.println(“b / a = ” + (b / a) );
System.out.println(“b % a = ” + (b % a) );
System.out.println(“c % a = ” + (c % a) );
System.out.println(“a++ = ” + (a++) );
System.out.println(“a– = ” + (a–) );
// 查看 d++ 与 ++d 的不同
System.out.println(“d++ = ” + (d++) );
System.out.println(“++d = ” + (++d) ); } }
运行实例 »
操作符 | 描述 | 例子 |
---|---|---|
+ | 加法 – 相加运算符两侧的值 | A + B 等于 30 |
– | 减法 – 左操作数减去右操作数 | A – B 等于 -10 |
* | 乘法 – 相乘操作符两侧的值 | A * B等于200 |
/ | 除法 – 左操作数除以右操作数 | B / A等于2 |
% | 取余 – 左操作数除以右操作数的余数 | B%A等于0 |
++ | 自增: 操作数的值增加1 | B++ 或 ++B 等于 21(区别详见下文) |
— | 自减: 操作数的值减少1 | B– 或 –B 等于 19(区别详见下文) |
以上实例编译运行结果如下:
a + b = 30 a - b = -10 a * b = 200 b / a = 2 b % a = 0 c % a = 5 a++ = 10 a-- = 11 d++ = 25 ++d = 27
自增自减运算符
1、自增(++)自减(–)运算符是一种特殊的算术运算符,在算术运算符中需要两个操作数来进行运算,而自增自减运算符是一个操作数。
实例
public class self自己的 Add Minus 减{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静止空集
int a = 3;//定义一个变量;
int b = ++a;//自增运算
int c = 3;
int d = –c;//自减运算
System.out.println(“进行自增运算后的值等于”+b);
System.out.println(“进行自减运算后的值等于”+d); } }
运行结果为:
进行自增运算后的值等于4 进行自减运算后的值等于2
解析:
- int b = ++a; 拆分运算过程为: a=a+1=4; b=a=4, 最后结果为b=4,a=4
- int d = –c; 拆分运算过程为: c=c-1=2; d=c=2, 最后结果为d=2,c=2
2、前缀自增自减法(++a,–a): 先进行自增或者自减运算,再进行表达式运算。
3、后缀自增自减法(a++,a–): 先进行表达式运算,再进行自增或者自减运算 实例:
实例
public class selfAddMinus{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 = 5;//定义一个变量;
int b = 5;
int x = 2*++a;
int y = 2*b++;
System.out.println(“自增运算符前缀运算后a=”+a+”,x=”+x);a=5+1 x =2*a=(5+1)=12
System.out.println(“自增运算符后缀运算后b=”+b+”,y=”+y); } }b=5+1 y=2*b(5) b++=5
=5运行结果为:
自增运算符前缀运算后a=6,x=12 自增运算符后缀运算后b=6,y=10
运算符 | 描述 | 例子 |
---|---|---|
== | 检查如果两个操作数的值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条件为真。 | (A == B)为假。 |
!= | 检查如果两个操作数的值是否相等,如果值不相等则条件为真。 | (A != B) 为真。 |
> |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大于右操作数的值,如果是那么条件为真。 | (A> B)为假。 |
< |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小于右操作数的值,如果是那么条件为真。 | (A <B)为真。 |
>= |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大于或等于右操作数的值,如果是那么条件为真。 | (A> = B)为假。 |
<= |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小于或等于右操作数的值,如果是那么条件为真。 | (A <= B)为真。 |
实例
下面的简单示例程序演示了关系运算符。复制并粘贴下面的Java程序并保存为Test.java文件,然后编译并运行这个程序:
Test.java 文件代码: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 10;
int b = 20;
System.out.println(“a == b = ” + (a == b) );检查如果两个操作数的值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条件为真。
System.out.println(“a != b = ” + (a != b) );检查如果两个操作数的值是否相等,如果值不相等则条件为真
System.out.println(“a > b = ” + (a > b)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大于右操作数的值,如果是那么条件为真。
System.out.println(“a < b = ” + (a < b) );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小于右操作数的值,如果是那么条件为真。
System.out.println(“b >= a = ” + (b >= a)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大于或等于右操作数的值,如果是那么条件为真。
System.out.println(“b <= a = ” + (b <= a) ); }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小于或等于右操作数的值,如果是那么条件为真。
以上实例编译运行结果如下:
a == b = false a != b = true a > b = false a < b = true b >= a = true b <= a =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