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一:网页窜改
目标:XXXX官网
攻击方:目标遍历扫描端口,扫描到文件上传端口漏洞,提权。
攻击方可以使用目标遍历扫描端口的工具来扫描目标主机上的开放端口。常用的扫描工具有nmap、masscan等。攻击者可以通过指定目标IP地址和端口范围,对目标主机进行端口扫描,探测目标主机上哪些端口是开放的,从而确定可以进行攻击的漏洞类型。在扫描到文件上传端口漏洞后,攻击者可以通过上传恶意文件来进一步提权。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以下步骤:利用漏洞上传恶意文件:攻击者可以通过利用文件上传漏洞,将恶意文件上传到目标主机上,例如上传一个后门程序或者web shell。执行恶意文件:一旦恶意文件上传成功,攻击者可以通过访问上传的文件,执行其中包含的恶意代码,例如在目标主机上执行命令或者修改系统配置文件。提权:如果上传的文件具有提权漏洞或者攻击者已经获得了目标主机上某个低权限用户的凭证,那么攻击者可以使用恶意文件中的提权漏洞,获取目标主机上更高的权限,例如获取管理员权限。需要注意的是,攻击者进行这些行为是违法的,建议用户不要进行相关的攻击行为,以维护网络安全。
防守方:日志检索,溯源分析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收集日志:防守方需要在系统中启用日志记录功能,并收集相关的安全日志,包括系统日志、应用程序日志、网络日志等。这些日志可以帮助防守方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行为。
分析日志:防守方可以通过日志分析工具,对收集到的日志进行分析,查找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可以关注一些异常行为,例如系统登录、网络通信等异常事件,并根据事件的时间戳、IP地址、源地址等信息,进一步分析攻击者的行为。
溯源分析:在日志分析的基础上,防守方可以采取溯源分析的方式,确定攻击者的来源和攻击手段。可以通过分析网络流量、文件访问记录等信息,追踪攻击者的行踪,确定攻击者入侵系统的时间、路径和方式,帮助防守方找到漏洞,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安全防护。
需要注意的是,日志检索和溯源分析需要技术人员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工具支持,建议防守方平时进行安全日志的积累和备份,以便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
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系统(SIEM):SIEM是一种集成安全信息管理和事件管理功能的软件系统,可以帮助防守方收集、分析和管理来自多个安全设备的日志信息,提供实时告警、报告和可视化分析功能。
网络流量分析器:网络流量分析器可以捕获和分析网络通信数据包,帮助防守方了解网络流量的构成、流向和内容,发现异常流量和攻击行为,支持深度协议分析、流量重建等功能。
文件审计工具:文件审计工具可以监控和记录系统中的文件访问事件,包括文件创建、修改、删除等操作,帮助防守方了解文件的使用情况和变更历史,发现文件访问异常和数据泄露行为。内存取证工具:内存取证工具可以捕获和分析系统内存中的数据,包括进程信息、网络连接、系统调用等,帮助防守方了解系统运行情况和攻击者的行为,支持反向编译、解密、恶意代码分析等功能。
除了工具之外,防守方还需要具备一些技术手段,例如安全事件响应流程、攻击手段分析、取证技术等,以便快速、准确地识别和应对安全事件。
科目二:数据泄露(SQL注入)
攻击方:嗅探、DBA和拖库
攻击方使用嗅探、DBA和拖库手段的攻击策略和提权方式可能如下:
攻击策略:
嗅探网络流量,获取用户名和密码等敏感信息。利用获取到的数据库管理员权限(DBA),尝试对数据库进行非授权访问和修改。利用数据库漏洞或社会工程学攻击手段,获取普通用户的数据库访问权限。拖库攻击,获取目标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并删除或加密数据库。
提权方式:
利用获取到的数据库管理员权限(DBA),尝试提升操作系统权限,获取更高的系统权限。
利用操作系统漏洞或社会工程学攻击手段,获取系统管理员权限。
在系统中部署恶意软件,获取更高的权限,例如利用漏洞进行提权、注入木马等。
防守方:网络安全防护,采用数据加密、网络隔离、访问控制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防止以上攻击: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采用数据加密、网络隔离、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防止嗅探攻击和网络渗透。
限制数据库管理员权限,采用最小权限原则,避免DBA被攻击者利用。
定期更新数据库补丁,防止数据库漏洞被攻击者利用。
采用强密码策略和多因素认证,加强用户身份认证,防止社会工程学攻击。
定期备份数据,采用离线备份和数据加密技术,避免拖库攻击带来的数据损失。
科目三:勒索病毒
攻击方:弱口令+暴力破解,上传勒索病毒。
攻击策略:
利用漏洞或社工等方式获取管理员或特权用户的账号密码。
使用获取到的账号密码登录目标系统,获取系统权限。
在目标系统中上传勒索病毒,加密受害者的文件,并要求支付赎金解密。
提权方式:
利用已经获取到的管理员或特权用户账号权限,在系统中查找可利用的提权漏洞。
利用漏洞获取更高的权限,例如提升为系统管理员或域管理员。
使用已经提升的权限在系统中安装后门或植入恶意软件,以便在以后随时访问目标系统。
总之,攻击方的目的是获取高权限并在目标系统上植入恶意软件,以便进行数据窃取、勒索、敲诈勒索等行为。
防守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强化账号密码策略,设置复杂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
加强网络监控,使用入侵检测系统和安全日志管理系统,对网络流量、系统日志和安全事件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和攻击行为。
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及时发现和修复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漏洞,降低攻击风险。
做好数据备份和容灾准备,定期备份数据,采用离线备份和数据加密技术,以防备份数据也被攻击者加密勒索,同时建立容灾方案,确保数据的高可用性和快速恢复。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知识和技能,防止社会工程学攻击。
当发现攻击行为时,防守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快速断网,阻止病毒感染和数据加密。
制作现场快照,记录现场状况,以便后续分析和取证。
进行快速应急响应,使用病毒查杀工具和加解密工具,尝试解密和清除勒索病毒,并恢复受损数据。
进行攻击溯源分析,分析攻击行为和攻击者手段,找出攻击来源和攻击者身份,协助警方进行调查和追捕。